自貿區對造船業影響幾何
2013-11-06 16:18:42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近期,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自貿試驗區)相關的行業板塊和信息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不少相關上市公司甚至在短期內股價翻倍。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概念的大追逐中,作為高度國際化的造船業是否會向其下游航運業那樣受到上海自貿試驗區政策的影響呢?
觀點一: 帶來四大利好
滬東中華(位置 評論 新聞)造船法律事務負責人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在金融和貿易上的政策可能會給造船和航運企業在出口、關稅和貿易等方面帶來一些優惠和便利。他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設立,對于造船業來說至少有三方面的利好。
第一,上海自貿試驗區外的貨物進入區內,可視同出口,造船企業可以通過與注冊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金融租賃公司簽訂船舶出口合同的方式,享受到出口退稅政策。同樣,上海自貿試驗區內的貨物到區外,如果是用于復出口,相關造船企業也可享受進口環節的關稅和增值稅“免抵退”等優惠,這將促進造船企業外貿業務的發展。此外,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政策會吸引更多外國航運企業進駐,從而有利于造船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更加緊密快捷的溝通,拓展新的客戶群。
第二,中國造船業是高度外向型產業,匯率風險一直是造船業關注的重要課題。特別是近年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給造船業帶來了很大的匯率風險。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外匯管制方面將實行較為寬松的政策,造船企業可借助這一平臺,保留相當的現匯額度,在開展進出口貿易時,盡可能減少人民幣與外幣間的交易,盡量采用同種外幣進出的交易方式,從而更好地規避人民幣與外匯間的結算風險。
第三,上海自貿試驗區外匯收付將更加便利,造船企業可以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注冊成立服務性公司,這樣,在出口船舶的保修費、服務貿易項下的支付等方面,可以享受到極大的方便。這將有助于造船企業構建國際化服務網絡,提高國際化服務能力。
除此之外,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上海自貿試驗區政策的逐步推進,其中一些遠期還未落實的政策,如“考慮允許外資交易所在境內自貿區設交割倉庫”的政策將帶動整個地區航運物流業務的快速增長和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增長,這將極大增加相關企業對船舶的需求,給造船企業帶來急需的訂單。“現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已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K7-1地塊設立交割倉庫,相信不遠的將來,就能實現交割。”該人士表示。
觀點二:沒有直接幫助
針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現行政策對造船業的影響,本刊記者向民生銀行交運融資部門進行了解。據悉,民生銀行總行在10月15日舉行內部座談會,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政策進行紙面推演,其中關于航運和造船業的推演結果如下:
一是短期內對造船業沒有直接的幫助;二是短期內對航運業,包括現在區內推出的中資公司所有或控股的方便旗船舶沒有直接的幫助;三是短期內對長江沿線港口以及航運企業例如德勤沒有直接的幫助。
民生銀行交運事業部一位負責人表示,民生銀行之所以推演出“短時期內對造船業沒有直接幫助”結論的原因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定位是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服務中心,但絕不會是制造中心。也就是說,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部不可能出現直接的造船企業,況且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土地面積十分有限。
因此,雖然中國造船企業可以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相應的主體,但是該主體肯定不是制造類的。同時,由于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離岸性質決定了區內外之間,無論是貨物(船配件)還是資金都無法自由往來,因此,只要造船企業的制造主體不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那么區內的相關政策對造船企業來說都不會有影響。“因此,結合各方面因素,我們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目前的政策對造船企業來說沒有直接影響,最多只存在一些輔助的間接影響,這些影響將集中在下游需求變化和船舶融資方面。”該負責人說道。
不過該負責人也表示,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政策對物流和航運的影響還沒有顯現,究竟能為造船業帶來多大需求還不得而知。“最近中國證監會已經重申境外期交所不得在境內設立期貨交割倉庫,而航運企業對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態度也很消極,因此上海自貿試驗區政策對造船業的影響就可想而知了。”